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,久久精品国产电影,成人综合在线观看,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

投稿郵箱:hebeizx2024@126.com
您當前的位置 : 河北政協(xié) >> 《文史精華》
我軍歷史上的二野女子大學
2024-09-12 16:54:00 來源:《文史精華》2023年第3期
A- A+

  回顧解放戰(zhàn)爭,在我軍教育戰(zhàn)線上,有一所學校的名字如同天上一顆閃耀的明珠,熠熠生輝,它就是由劉伯承擔任校長和政委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(zhàn)軍(簡稱“二野”)女子大學。 

  女子大學的誕生

  1945年冬,晉冀魯豫邊區(qū)八路軍整編為晉冀魯豫軍區(qū)野戰(zhàn)軍,司令員劉伯承,政治委員鄧小平。1946年6月底,以晉冀魯豫軍區(qū)野戰(zhàn)軍第3、第6、第7縱隊和冀魯豫軍區(qū)主力一部,組成晉冀魯豫野戰(zhàn)軍。19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(zhàn)軍,1949年1月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(zhàn)軍。

  1948年9月12日,劉伯承等首長致電政委鄧小平,提出創(chuàng)辦婦女大學的計劃:“長時間部隊內(nèi)各干部對家屬問題都很關懷,這已成為群眾性必須解決的問題,我們認為中原局及軍區(qū)應即處理這一問題。……家屬移到晉城或濟源地區(qū),組成后方總留守處,并辦婦女大學,由我們指派專人主持,統(tǒng)一其生活教育管理諸問題。”

  1948年9月20日至10月6日,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解放區(qū)婦女工作會議。在此期間,中央軍委總政治部也召開了軍隊婦女工作會議,由副主任傅鐘主持,強調(diào)軍隊婦女干部是一批重要力量,發(fā)揮這批力量作用,對軍隊建設、部隊穩(wěn)定、前線作戰(zhàn)起著重要作用,并指出:“大批婦女干部、家屬小孩留守根據(jù)地,是黨中央、毛主席的關心和愛護,我們要做好這部分工作,解決實際問題。首先必須把分散在各地和各部隊留守處的婦女兒童集中起來,各野戰(zhàn)軍都要成立前線女子學校,統(tǒng)一組織解決她們的工作學習問題,并要創(chuàng)造條件,把子弟小學、托兒所辦起來。婦女干部的小孩不能入托兒所的,要解決保姆問題。”

  為安置干部家屬,1947年、1948年,一些部隊相繼創(chuàng)辦了婦女學校或家屬學校。根據(jù)西柏坡兩個婦女工作會議精神,1948年10月,晉冀魯豫野戰(zhàn)軍和華北軍區(qū)以部隊學校為基礎,在山西晉城成立南線婦女總校,下設7個分校,駐扎在晉城、陽城一帶,全校總共8000余人,其中婦女4800多人、小孩兒1800多人。

  1948年12月底,按照劉鄧等首長電令,南線婦女總校和各分校相繼出發(fā),于1949年1月轉(zhuǎn)移到河南商丘等地,與中原野戰(zhàn)軍總部會合。

  1949年2月25日,第二野戰(zhàn)軍發(fā)出《關于女子大學的組織及女干部問題的決定》,決定組建第二野戰(zhàn)軍女子大學,下設4個分校,由劉伯承兼任校長及政治委員,鄭思群任副校長,高厚祖任副政治委員。校址設在隴海和京漢鐵路線交界一帶,總校和4個分校駐扎在河南鞏縣、新鄭縣(今新鄭市)和偃師縣(今偃師市)。

  女子大學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編制,延續(xù)了抗大“團結、緊張、嚴肅、活潑”的校風。總校設校部和政治部兩個領導機構,下設供給處、衛(wèi)生處、管理科、組織科、宣教科、警衛(wèi)連等部門。各分校也設置了校務科、教務科、政工科、育才學校等。因人員流動頻繁,學校總?cè)藬?shù)不固定,1949年5月初統(tǒng)計有9500余人,1949年10月達到10,100余人。

  生動活潑的學校生活

  女子大學開設有政治、文化、軍事、婦女保健知識等課程。政治課主要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等基本理論,以及黨的政策、政治形勢、時事報告等;文化課包括語文、算術、歷史、地理等;軍事課培訓軍人基本知識、隊列條例、條令等。有的分校根據(jù)實際情況,還開設有會計、紡織、醫(yī)護、測繪、幼師等專業(yè)。

  總校和分校的師生分散住在農(nóng)村老鄉(xiāng)家里,教學場所借用村里的平房、窯洞、廟宇、祠堂、倉庫等,有的就在村中廣場、老鄉(xiāng)院子或樹下學習。有條件的借老鄉(xiāng)桌椅,或者拿木板自行搭桌,實在沒有板凳的就席地而坐,膝蓋當課桌。缺少紙和筆,很多學員就拿木棍當筆,大地當紙,練習寫字。

  教員講課時,注重聯(lián)系實際,在語文課上,教學員給前方親人和家人寫信;算術課上,把我軍消滅敵軍的數(shù)量、繳獲的各種武器裝備,編成加、減、乘、除,讓學員既學了政治,又學了文化;地理課上,結合部隊南下路線,打到哪里就講到哪里,進軍大西南前,就講西南地理狀況、礦產(chǎn)資源、自然條件、民俗風情等。

  為了學好知識,學員們也是你追我趕,有的中午不休息,有的晚上熄燈后暗中默默背誦,或用手指頭在自己肚皮上劃字,或相互在背上練字。

  在日常學習、生活和工作當中,學員們之間也傳唱著各種歌謠,或鼓勵,或鞭策,比如:

  《紡線歌》

  棉花線來長又長,大家要反對太太思想,

  凈吃坐穿不勞動,就是一個寄生蟲。

  棉花線拉不斷,前方勝利捷報傳,

  愛人在前方立了功,我們在后方忙生產(chǎn)。

  紡花車嗡嗡響,婦女們一定要求解放,

  不怕苦來不怕累,支持前方打勝仗,

  雙雙立功最榮光!

  《縫衣歌》

  八月里喲好風光,咱們的隊伍在前方,

  行軍打仗又整訓,辛辛苦苦整天忙。

  八月里喲秋風涼,部隊馬上要棉衣裳,

  穿不上衣服身受凍,凍壞了部隊誰打仗?

  八月里喲殼殼場,趕快加緊縫棉衣裳,

  面子要得縫雙線,里子補得光又光。

  《紡線歌》

  好好地識字紡棉花,紡花車來嗡又響。

  政委的話兒記心間,不調(diào)皮來不搗蛋。

  不給愛人找麻煩,決心爭一個好模范。

  《識字歌》

  不識字真可憐,愛人來信不會念,

  左看右看看不懂,真是急死人。

  識了字放光明,《新華日報》能看懂,

  愛人書信不求人,心里邊兒真高興。

  《團結歌》

  團結好,團結好,說話和氣最重要。

  互助友愛要做到,小事不和人計較。

  這些歌謠,不少是在女大成立前就創(chuàng)作出的,在傳唱中激發(fā)了學員們學習、勞動和進取的斗志,成為鼓舞大家前進的有力“精神武器”。

  遵守革命紀律的模范

  “三大紀律八項注意”是革命隊伍鐵的紀律。女子大學像部隊一樣,實施軍事化、正規(guī)化管理,每天早晨出操,白天學文化,有時參加勞動。學員們來自五湖四海,思想觀念、性格習慣、為人處世各異,也存在少數(shù)人不注意遵守群眾紀律的小事。比如:有的隨便用老百姓家的灶臺和柴火做飯;有的借了老百姓家具,不辦正式手續(xù),損壞了也不及時賠償;有的隨便吃老百姓家的杏、石榴、核桃、香椿等。據(jù)四分校一次統(tǒng)計,各類果子中,吃杏的最多(多數(shù)是剛懷孕的婦女),113人吃杏2342個。還有的學員不注意尊重群眾風俗習慣,一些地方的老鄉(xiāng)們借東西有個講究,只要借出去藥鍋、火罐這類東西,就不能還了,有的人機械地執(zhí)行“借物歸還”這一規(guī)定,硬要歸還,讓老鄉(xiāng)不滿意。

  為此,女大加強思想政治建設,各分校將總校政治訓令及“三大紀律八項注意”作為主要教材,并在報刊上選用一些遵守群紀的模范事例,特別是前方部隊嚴守紀律的生動事例,作為學習榜樣。針對借物,女大四分校專門開展登記清理,對借用老百姓的所有物品,統(tǒng)一制作借物證三聯(lián)單,每件東西上都貼上單據(jù),以便送還原主,并將借物證送到老百姓家中。東西損壞后,積極賠償老百姓,經(jīng)費在各單位節(jié)約糧食內(nèi)解決,數(shù)額過大者,由分校調(diào)整解決。發(fā)動全體人員,制訂遵守群紀的個人計劃和集體公約。有的分校還召開群眾大會,公開進行自我批評,檢討違反群紀的錯誤,取得群眾諒解。

  在女學員中,涌現(xiàn)出很多遵規(guī)守紀的榜樣,為后人留下了一個個佳話。

  1949年秋的一個周末,女學員段英珍跟著班長到老鄉(xiāng)家里檢查群眾紀律。正值紅棗收獲季節(jié),很多老百姓家里都有棗樹。每進一家,老鄉(xiāng)們都熱情地拿出棗來讓兩人吃,可一次次往兩人手里塞,又一次次被兩人退了回去。到了一戶老大娘家,老大娘讓女兒將紅棗塞進兩人的口袋,并硬抓住她們的手不讓往外掏。班長無奈,說:“謝謝大娘,紅棗拿回去,我們?nèi)嘁粔K兒吃。”回到班里,班長叫一個同學借來秤,將兩人口袋里的棗稱了一下,足足一斤半。按照當時棗價,當天兩人拿著中州幣(中原局下屬中州農(nóng)民銀行發(fā)行的貨幣)付給了大娘。送錢時,母女倆都有點兒發(fā)愣,老大娘感動地說:“你們真是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好隊伍啊!”

  女學員胡愛珠入校前,就是太岳區(qū)有名的勞動模范。進入女大后,她更是為人表率,經(jīng)常幫同院老鄉(xiāng)挑水、抬水。有一次,她去買石板,說好價錢后付給對方。可是胡愛珠走出老遠后,那名商販又追了上來,說剛才把價錢說錯,少收了兩角。胡愛珠沒有爭辯,立即補了錢。還有一次,胡愛珠不小心打破老鄉(xiāng)一只碗,給老鄉(xiāng)賠錢,老鄉(xiāng)再三拒絕,覺得一個碗沒什么。胡愛珠就賠給對方一條短褲子。

  女學員郝愛平、張秀玉、張雪文等人經(jīng)常幫老鄉(xiāng)擔水。老鄉(xiāng)下地干活兒,顧不上看孩子,她們就主動幫忙照顧孩子。房東媳婦懷了孕,不能切草,她們就經(jīng)常幫著切草。一天,房東關了大門,口頭上說要和她們商量事情,結果進了屋子,卻是請她們吃西瓜,想表達感謝。幾個學員再三婉言謝絕,并解釋說革命軍人必須遵守革命紀律。

  女大學員們這種“不拿群眾一針一線”的作風,讓很多群眾豎起了大拇指。

  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

  女大總校非常重視文藝宣傳,專門舉辦文藝訓練班,組織各分校有文藝才華的同志學習,這些學員學好后,再回到分校組織培訓和排練。當時的劇目主要有《赤葉河》《三打祝家莊》《白毛女》《打漁殺家》《霸王別姬》《“三仙姑”騎驢看戲》《九件衣》《兄妹開荒》等,極大豐富了師生和駐地群眾的業(yè)余文化生活。

  三分校1大隊3中隊都是些20歲左右的年輕人,生性活潑,平常幫助群眾擔水做活兒,清掃院舍,宣傳土改政策,并教群眾唱革命歌曲。為了配合前方打仗和土改,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,搞宣傳工作的學員排演了《白毛女》《王貴與李香香》《三女婿拜壽》《軍民一家人》《光榮花》《兄妹開荒》等劇目。

  《王貴與李香香》演的是長工王貴與李香香相好,地主惡霸崔二爺為霸占李香香而迫害王貴的故事。當演到崔二爺行兇時,臺下群眾便自發(fā)大喊:“打倒崔二爺!”“為王貴報仇!”有一次演出《白毛女》,當演到地主黃世仁逼債逼死楊白勞,狗腿子穆仁智要帶走喜兒時,群眾騷動起來,一些人為之泣不成聲,還有些群眾沖上臺來要揪斗兩個“壞人”。演出組不得不趕緊拉上大幕,領導也出來解釋,說這是演戲。由此可見劇目演出效果之佳,可謂深入人心。

  白文萃進女大時,只有17歲,被分到五分校2大隊組織股擔任文化干事。在條件十分艱苦、道具缺乏的情況下,她卻在10個月里導演了《白毛女》《劉胡蘭》《王秀鸞》《九件衣》《軍民一家》《兄妹開荒》《小二黑結婚》等9個大、中型歌劇、話劇,演出50多場。

  每次演出,最困難的是搭舞臺,先找村長協(xié)助,在田頭地邊找一個1米多高的土坎作舞臺,再去周圍村中借群眾抬喪用的大杠子搭臺子。燈泡用的是兩個泥燒的瓦壺,壺內(nèi)裝油,燈芯用棉條,大拇指粗,用麻繩將瓦壺吊在舞臺兩邊。使用的化妝品,起初演敵人壞人用鍋底灰,演革命群眾用紅紙片蘸水抹臉上,后來用上了黑紅色油墨,效果更好。唯一的樂器是一把口琴,還是通信班長私人貢獻的。道具和服裝全都是借老鄉(xiāng)的。

  演《白毛女》時,為了制造下雪效果,使用兩根長竹竿,竿子一端縫上一個大被單,將碎紙片和棉花撒在上面,兩個人站在梯子上慢慢放開,碎紙和棉花撒落下來,就像雪飄一樣,非常逼真。演《劉胡蘭》時,將鞭炮放鐵筒內(nèi)當機關槍,隔一會兒放一個大擂子(爆竹)當手榴彈。舞臺兩邊放兩個火盆,燃上松子冒出濃煙,再拿扇子往臺上扇煙,制造戰(zhàn)場效果。演《九件衣》時使用的血衣,是從一位殺豬的老鄉(xiāng)那兒借了一碗豬血制作的。

  就是在這樣艱苦而又簡陋的演出環(huán)境中,每次演出都會吸引十里八鄉(xiāng)的群眾前來,大家攜兒帶女,十分熱鬧。有一次演《白毛女》,天上下起大雪,演出組宣布停演,可群眾圍著不走,還一個勁兒鼓掌,大隊長便宣布繼續(xù)演下去。結果演完后,演員和觀眾全成了“雪人”。

  轉(zhuǎn)戰(zhàn)大西南

  1949年底,劉鄧大軍解放了大西南,但戰(zhàn)火之后百廢待興,當?shù)丶毙璐罅康昧Ω刹繀⑴c建設。

  1950年2月14日,劉伯承、鄧小平、張際春、李達等首長發(fā)來電報,給女子大學下達任務:抓緊時間總結一年來的教育工作,于3月初完成對全校干部、教師、學員的鑒定;3月中旬,總校與各分校開往重慶和云南、貴州、四川,同二野總部和各兵團會合,回歸建制。

  女大師生中,大都是北方人,一聽說要遠赴大西南,不少人思想顧慮重重:有的不想離開家鄉(xiāng),怕去了西南生活不習慣;有的擔心南方山區(qū)瘴氣多,對身體有害;有的認為少數(shù)民族風俗習慣與漢族不同,去了不好適應;還有的女學員自身文化低,怕去了大城市,丈夫會嫌棄自己……

  對此,總校和各分校都進行了動員和勸導。一分校干部楊琴在動員中說:“西南是魚米之鄉(xiāng),魚多得很,坐在船上隨手一撈就可以抓到魚,凈吃大米,想吃小米都難!”說得大家哄堂大笑。

  四分校警通連出發(fā)前,在一片棗樹林里集體照相。指導員李參順說:“誰是英雄,誰是狗熊,誰是好漢,咱們到云南后按照相片點名。”

  經(jīng)過層層思想動員和做工作,大家堅定了南下的決心。1950年3月,總校和各分校從各自駐地出發(fā)。

  一分校先在鞏縣孝義鎮(zhèn)火車站聚集,登上一列“悶罐火車”,經(jīng)過30多個小時到達武漢。在武漢休整幾天后,又乘輪船,經(jīng)宜昌到達重慶。

  因大西南一些地方還殘留有不少國民黨武裝或土匪,在女大歸建過程中,為保證師生安全,二野還專門在重慶召集會議,讓相關部隊派人去接。政委鄧小平百忙之中還親臨會場指示:這是“一件看著不大而影響很大的事”,也是一項“十分細致而艱苦的難事”,必須做到“萬無一失”,“絕不能有絲毫馬虎”,并要求有關人員多帶點兒錢和戰(zhàn)士,每天必須用電報向野戰(zhàn)軍政治部報一次平安。

  女大總校和一分校領導干部剛到重慶,就有了新任務,立刻參與到組建西南人民革命大學的工作中。三、五、四分校分別于當年4月、5月、6月到達四川、貴州和云南,回歸所屬部隊。

  劉鄧等首長對女大一年來的教學工作,以及勝利完成這次行軍任務給予充分肯定,指示各部隊,一定要把婦女同志及兒童的學習、生活和工作問題安排好。

  1950年4月20日,西南軍區(qū)政治部專門作出《對軍隊中婦女、兒童工作的指示》,要求:“教育每一個女同志努力參加軍隊的工作,特別是地方政權工作、婦女工作、文化教育與衛(wèi)生工作及兒童保教工作等等。”“必須立即開辦托兒所(幼稚園)及子弟學校,使兒童集體保教和集體學習。”

  按照劉鄧首長指示和軍區(qū)政治部要求,各軍分區(qū)均妥善安置了婦女干部,并創(chuàng)辦八一小學和幼兒園,方便孩子們上學。大家紛紛走上黨政機關、學校、醫(yī)院、文教、科技、衛(wèi)生等新的工作崗位,在之后建設大西南中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,而女大也就此圓滿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。

  回顧二野女子大學,其不怕困難、艱苦奮斗、勇于奉獻、團結向上的精神永遠值得后人銘記、繼承和發(fā)揚。(張昆明)

責任編輯:劉博

版權所有:中國人民政治協(xié)商會議河北省委員會 冀ICP備06000849號-1

網(wǎng)站主辦:政協(xié)河北省委員會辦公廳

技術支持:長城新媒體集團